新闻动态
2016年,远洋渔业公司面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渔场、东南太平洋秘鲁渔场鱿钓大幅减产,渔捞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不利环境,开源节流,努力从提质增效、降本增效上下功夫,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生产经营效益。特别是北太船队在出海生产时间相对往年缩短、作业海况环境并不被看好、又船只逐年老旧的诸多不利因素下,33条船共捕获鱿鱼近15000吨,同比2015年增加24%,平均单船产量449吨,取得了明显超出其他鱿钓船只的高产,北太生产量价齐升,不但弥补了由于西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减产造成的损失,而且还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盈余。
一是决策到位、指挥有力。年初,远洋公司调整了领导班子,新一届班子成员大多来自鱿钓一线,具有丰富的鱿钓生产经验和决策指挥能力,他们改变了往年的习惯做法,从船队分批出航时间和各批次船只数量安排上精准决策,将首批出航船队作为探捕试钓船只,期间密切关注渔区气候环境、鱼发趋势等综合分析,精准选择后续船队开拔时机,这样既避免了因鱼汛把握不准确造成无效低效生产,浪费人力,又能大大减少油耗物料,降低生产成本。
二是大胆创新,引进外籍劳务。针对当今用工成本居高不下,国内劳务船员素质低下、表现不佳的问题,转换思路另辟蹊径,在南太船队大胆使用外籍劳务船员的基础上,经多方联系,精心策划,利用今年11月5日出航赶赴阿根廷渔场生产的“舟渔7号”等四条船和12月28日出航赶赴秘鲁渔场生产的“舟渔905”等六条船航行途径,分别安排外籍船员在新加坡和香港外锚地就近登船,这样既减少了上船工作环节,保证了船员尽早赶赴渔场投入生产,又节约了开支。今年,共招用外籍船员146名,此举直接节省船员出国旅程费用95余万元,还降低了用工费用。
三是开源节流,严控修船及生产物料。船队物料品种多、总量大,是主要捕捞成本之一。为保证降本增效取得实质效果,远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。首先,成立“物资领用管控小组及大宗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小组”,重新制定《船用物资配件领用规定》和《油耗物耗考核办法》,落实奖惩措施,大力开展效能监察,推行大宗物资公开招标采购,通用物资采购“货比三家”;其次,切实增强采购运作透明度,防止和避免暗箱操作;另外,在物资采购前,根据船只的修理等级和物资设备现状,及时做好成本预算,杜绝重复采购和领用。日常管理中,从点滴入手,动员一切积极因素,节省成本费用,组织发动船员自修,包括1艘渔业运输船在内的44艘渔船的轮机机械设备除船检法定特检外能修的全部自己动手修理,节约了大量的检修费用。驻厂代表认真履责,及时跟踪检查修理项目,严把修船项目和质量关,有效地控制了厂修费用的支出。2016年,公司二大渔场共44艘生产船(包括1艘运输船)物耗共为1832万元,相比去年2298万减少了466万;北太船队今年平均日油耗从去年的0.853吨减少到0.836吨,节约燃油费约107吨,折合人民币约33万。
上一篇 | 公司工会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
下一篇 | 海洋食品公司去库存工作显成效